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意見〉的通知》《中共湖北省委關于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通知》和《荊門市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方案》等文件精神,根據(jù)市委部署要求,結合我校工作實際,教育系統(tǒng)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扎實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全體黨員干部帶頭深入師生群眾,圍繞師生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教學備考、師德師風、收費助學、后勤服務、校園安全等,在一線發(fā)現(xiàn)問題、化解矛盾,在一線傾聽呼聲、辦好實事,在一線解決問題、推進發(fā)展,提升學校治理水平,優(yōu)化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群眾主體地位。秉持“群眾的事由群眾做主”理念,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找準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二)堅持基層工作導向。切實踐行“一線工作法”,常下基層、身入基層、心到基層,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發(fā)現(xiàn)、思路在一線研究、工作在一線落實、成效在一線檢驗、作風在一線轉變。
(三)堅持求真務實作風。根據(jù)黨員干部的崗位職責,
聚焦教師、學生、家長的實際困難,一對一解決問題,落實讓群眾有獲得感的小事、實事,確保取得解民憂暖民心的效果。
(四)堅持做好結合文章。將開展實踐活動與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相結合,與學?!岸牧卑l(fā)展戰(zhàn)略相結合,與文明創(chuàng)建、疫情防控、下沉社區(qū)、結對幫扶等工作相結合,形成同頻共振、互促共進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內容
(一)全員全面下基層。學校將下基層作為改進作風的切入點,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年級、備課組、黨支部、班級、寢室、食堂、師生家庭、社區(qū),了解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
1.全面動員部署。堅持全面動員、廣泛發(fā)動,學校成立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召開黨員干部動員會,部署實踐活動,引導全體黨員干部主動參與、全情投入。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以上率下,迅速行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跟進落實,全面開展下基層工作,做到應下盡下、能下盡下。
2.全員分類下沉。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下基層,每個班子成員聯(lián)系1個黨支部、1個備課組,蹲點2個班級,結對關愛1-2名學生,包聯(lián)葛洲壩社區(qū),與柴湖漁池村、鶴峰一中開展結對幫扶,領辦民生實事,同時還深入課堂、宿舍、食堂等場所,了解師生學習生活情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黨員教師立足崗位、立足工作職責,開展結對關愛、入戶家訪,文明創(chuàng)建、“雙進共建”志愿活動,做好為學生、家長及居民服務的關愛、幫扶等工作。
(二)深入深切察民情。把察民情作為下基層的著力點,在入學、安全、質量、關愛等方面,察清、察準、察實群眾
關注的問題,全面梳理群眾所思所憂所盼。
1.多種途徑訪民情。開展“領導干部走訪、黨員教師家訪”活動,采取“問、訪、查、梳、研”等方式,開展入戶走訪、實地考察、交流談心、調研座談、問卷調查、征求意見等活動,與學生交流,與教師座談,與家長溝通,廣泛聽取師生、家長和群眾對學校的意見建議,廣泛收集線上線下、來信來訪意見,廣泛聽取“兩代表一委員”及民主黨派人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全面收集社情民意。
2.結合焦點察民情。堅持問題導向,把群眾關心的熱點作為察民情的方向,把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察民情的路徑,把師生關切的重點作為察民情的目標。一是圍繞校園安全察民情,召開校園安全專題工作會,校領導帶隊深入辦公室、教室、寢室、實驗室、食堂、經營場所及門店,開展全校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對教學設施、房屋墻面、電線管路、水電燃氣等進行全面檢驗排查。二是圍繞師德師風察民情,在走訪中了解教師在關愛學生、有償補課、廉潔從教、教紀教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聽取學生、家長及社會群眾對教師師德師風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圍繞學生關愛察民情,舉行學生座談,開展關愛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狀態(tài)和需求;開展特異體質、心理健康問題學生摸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圍繞規(guī)范辦學察民情,重點針對教育收費、代收費用等關系學生、家長切身利益的問題,宣講收費政策、依據(jù)及標準,回應家長及群眾對收費工作的疑問。五是圍繞招生宣傳察民情,堅持開門辦學,問計于民,了解學生、家長及社會教育需求,調整辦學方向,豐富辦學特色,打造特色辦學教育民生工程。六是圍繞結對幫扶察民情,包聯(lián)葛洲壩社區(qū),結對幫扶鶴峰一中,助力漁池村,通過深入社區(qū)、進村入戶、結對交流等形式,推進文明創(chuàng)建、疫情防控、教育幫扶、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
3.形成清單匯民情。專題研究察訪民情反饋的問題,把群眾所思所憂所盼梳理形成問題清單,確定任務清單,及時總結效果清單,主動向社會公布“三個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倒排時間節(jié)點,實行銷號辦結。
(三)知難克難解民憂。把解民憂作為實踐活動的關鍵點,切實為師生、家長、群眾紓困解難,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做到“四個全力:
1.全力改善辦學條件。一是更新教室多媒體設備,原有的投影多媒體嚴重老化,嚴重影響師生教學,今年已將多媒體更新項目納入預算,目前40多個教室多媒體已完成招標。二是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新建品正之言展墻、品正之行滾屏、清廉竹園、清廉書吧等,進一步豐富了校園文化布置,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三是食堂升級改造,目前已完成食堂托管經營管理招標,暑期將對食堂設施設備環(huán)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2.全力保障校園安全。一是落實常態(tài)疫情防控“六到位”,落實校園封閉管理“五個一律”,確保師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萬無一失。二是開展全面安全隱患大排查,對校園設施、水電燃氣、食品衛(wèi)生、周邊環(huán)境等安全隱患進行了全面排查,列出問題清單,逐一整改落實。三是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校園房屋建筑進行安全檢測,全面排查隱患風險,對房屋屋頂、墻面進行維修。四是學生寢室安裝安防系統(tǒng),提升技防水平,清除安全死角。
3.全力規(guī)范辦學行為。一是構建節(jié)點監(jiān)管網,聚焦招生轉學、學籍管理、資料征訂、有償補課、學生資助、財務管理、基建招標、物資采購、資產出租、食堂管理等方面廉潔風險開展全面排查防控,建立廉潔風險清單,細化防范措施,構建風險節(jié)點“監(jiān)管網”。二是堅持依法治校,依法依規(guī)辦學,在用人、用財、用物、用權上做到程序規(guī)范、過程透明、結果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jiān)督。三完善規(guī)范管理制度,完善以正能量積分制為核心的全套管理制度體系,編印《荊門一中管理制度匯編》,將全校各項工作全方位納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管理,堅持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管物,筑牢制度“防火墻”。
4.全力落實結對幫扶。一是落實包聯(lián)社區(qū)任務,全力支持社區(qū)文明創(chuàng)建、疫情防控、幫扶濟困等工作,領辦場地硬化、停車場維修、設置晾曬點、疏通下水道、幫扶困難居民等六項實事任務。二是落實結對幫扶鶴峰一中,組織12名黨員干部教師赴鶴峰一中,開展教學備考、藝術教育、校園文化等指導交流活動。三是助力柴湖漁池村鄉(xiāng)村振興,常態(tài)化幫扶三名困難居民,選派干部長期駐村開展幫扶工作。
(四)用情用力暖民心。把暖民心作為下基層的落腳點,
聚焦群眾特殊困難和弱勢群體,開展常態(tài)化幫扶解困,加大關愛力度,切實讓師生、家長和群眾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把好事實事辦出溫度力度,實施師生關愛行動。
1.開展特殊學生關愛行動。一是關愛留守學生,建立家校聯(lián)系制度,建立留守學生檔案,開設親情電話,完善留守學生服務制度。二是落實扶貧助學,嚴格落實國家助學政策制度,對建檔立卡、低保家庭、殘疾等困難學生實現(xiàn)應助盡助,同時每學期發(fā)放品正獎學金。三是關愛特異體質學生,開展特異體質、心理健康問題學生關愛活動,通過全面篩查,建立特異體質學生健康檔案,從班級管理、室外活動、心理健康等方面,增強關愛教育針對性、精準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確保學生身心安全。
2.開展高考助考系列關愛活動。高考是最大的教育民生工程,考生能否平安順利高考牽動著廣大學生、家長的心,關系到學生、家長的切身利益,學校開展考前指導講座、詩朗誦祝福、減壓健身操、錄制師生祝福短視頻,舉辦成人宣誓儀式和畢業(yè)晚會,愛心送考帶考等系列畢業(yè)季助考活動。
3.開展教師隊伍關愛行動。一是全力爭取,多方籌措,保障績效工資,落實工會福利,教職工福利待遇持續(xù)提升,不斷提高教職工收入和生活水平。二是用心用情用力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落實包括老舊家屬區(qū)改造、健康體檢、生活服務、走訪慰問老教師、教師身心關愛等22項民生實事。
四、活動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5月底前),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迅速安排部署,集中宣傳動員,營造濃厚氛圍。
(二)全面開展階段(6月底前),按照實施方案安排,有序推進活動開展。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形成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效果清單,形成一批師生有獲得感的成果。
(三)持續(xù)深化階段(10月底前),每月專題研究,定期開展分類指導、督查督辦。結合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辦成實事,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四)鞏固提升階段(12月底前),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鞏固成果,提升質效,抓好總結,建章立制。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的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設立工作專班,做好實踐活動的研究部署、組織協(xié)調工作。
(二)健全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師生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問題,切實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方法和實踐載體,推動實踐活動深入具體、走深走實。梳理形成師生反映的問題清單,確定服務師生的任務清單,總結任務落實的效果清單,以扎實有效的舉措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三)嚴明工作紀律。要切實轉變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弄虛作假、搞形式、走過場。持續(xù)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將實踐活動作為學校年度考核、班子民主生活會、支部組織生活會述職內容。要加強宣傳報道,挖掘先進典型,營造濃厚氛圍。
附件:1.荊門一中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
2.荊門一中班子成員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
心示范帶動任務分解表
中共荊門市第一中學委員會
2022年6月10日
附件1
荊門一中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
民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
一、領導小組
組 長:謝澤滔
副組長:馬 斌 高興華 陶先斌
成 員:張 平 習 虎 王瀚卿 李久明 于俊生
常 悅 張 立 陳 洋 李金菊 李 琛
二、工作專班
組 長:高興華
副組長:張 平 李金菊 常 悅
成 員:李 琛 張雪娟 李小琴 熊青伶
主要職責:負責實踐活動的日常工作,對實踐活動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向領導小組報告有關工作情況;負責領辦實事項目的推進和實施,組織各支部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挖掘特色亮點、總結典型經驗、上報工作信息,及時反映實踐活動推進動態(tài)情況等;對接新聞媒體,組織宣傳報道,做好輿論引導;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